IEA:全球2050凈零排放任重道遠
時間:
2021-06-01 08:45來源:
中國化工報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報告并表示,如果全球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那么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75%。在這種假設情景下,全球將不需要再開發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這將扭轉目前的能源行業運行模式,且需要大量投資、創新、相關政策實施、技術部署、基礎設施建設、國際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努力。
能源利用模式需扭轉
IEA的該報告是全球能源領域實現凈零排放的首個路線圖。該機構表示,要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需要全世界大規模部署所有可用的清潔高效能源技術,以在未來幾10年內扭轉化石燃料在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
IEA估計,如果按照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假設情景,全球需立即停止新的石油項目投資開發,同時現有高生產成本石油項目按預期關閉,且全球石油供應每年減少8%以上。全球石油需求將從2020年的約9000萬桶/天大幅減少至2050年的2400萬桶/天,再也不可能回到2019年的歷史峰值,天然氣需求也將比2020年水平下降55%,2050年需求降至17500億立方米。這顯然會扭轉目前的能源利用模式。能源類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也會扭轉。
化石能源的市值也將急劇降低。IEA預計,由于需求急劇減少,到2030年,油價將從目前的約70美元/桶降至35美元/桶左右,然后在2050年前緩慢降至25美元/桶。這將產生巨大的資本和價值擱淺風險,尤其是對于那些沒有能力捕獲二氧化碳排放的上游項目。
IEA同時表示,除了大規模的綠色投資和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關注外,其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假設情景還需要清潔能源技術創新出現“巨大飛躍”才能實現。IEA執行署長比羅爾表示:“到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排放這一關鍵而艱巨的目標所要求的努力可能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但這也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和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內的最佳機會。讓世界走上這條道路,需要各國政府采取強有力和可信的政策行動,并以更大程度的國際合作為基礎?!?/span>
需求峰值眾說紛紜
IEA的能源預測與市場人士的想法出入很大。市場人士表示,IEA對全球石油需求的假設情景是未來幾年全球石油需求將繼續從2020年的低點反彈,而不是進入結構性下降,實際情況可能并沒有如此慘烈。
標準普爾全球普氏能源資訊預計,在最有可能的假設情景下,全球液體消費量(包括生物燃料)將在2023年回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隨后將繼續上升,到2040年將上升至約1.14億桶/天。而IEA的預測則相對謹慎,今年3月IEA表示,預計包括生物燃料在內的全球液體燃料需求到2025年將回升至1.032億桶/天,高于2020年的9100萬桶/天和2019年的近1億桶/天。而在去年10月份發布的最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報告中,IEA表示,在基本假設情景下,預計未來20年石油需求將平穩地維持在每日1億桶以上,并將在2040年達到每日1.041億桶?;炯僭O情景并沒有考慮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但其能源需求預測已經比標普的預測要少得多。兩者造成的市場影響顯然是不同的。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不過,不論兩者的預測哪個更準確,由于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存在,化石能源行業將發生根本變化。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大幅收縮將對全球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和公司產生重大影響,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紤]到2050年距今已不足30年,部分影響將會迅速發生。
按照IEA的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假設情景,從2035年起全球將禁止銷售傳統乘用車。至少到2030年,全球汽車銷量的約60%將是電動汽車,而到2040年,全球重型卡車銷量的85%將是電動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從下游來看,2020年至2050年,全球煉油廠的平均原油加工量將下降85%,這將導致煉油廠短時間內紛紛關閉,因為到2050年,石油需求中對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將降至不足15%,而目前約為55%。
全球不再需要新的油氣田,供應將集中在少數低成本生產商。因此,IEA表示,到2050年,OPEC在全球石油供應中的份額將從近年來的37%左右增至52%,達到石油市場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即使如此,OPEC產油國的石油收入仍將受到嚴重打擊,更不要說成本更高的非OPEC產油國。
比羅爾表示,未來幾十年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將給所有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產油國帶來嚴重風險,即使是非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在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假設情景下,從2020年到2030年,石油和天然氣銷售帶來的稅收收入也將下降40%左右。產油國需要長期的財政規劃和預算改革來彌補這一缺口。對于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來說,能源轉型都是一項任重道不遠的艱難旅程。